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资本市场 > 文章详情

资本市场防雷手册第五期非法证券类业务活动之非法证券投资基金

发布时间:2020-10-23 16:55 来源:三门峡市金融工作局

非法发行的私募基金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给投资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面对此类非法证券活动,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虚假宣传,尤其是承诺零风险、保赚不赔、保证固定收益等诱导性宣传,避免财产损失。

一、典型案例:

投资者谢某进入证券市场不久,几次买卖股票以亏损居多。某日在浏览某财经网站论坛时,无意中发现某投资公司推出专门针对高净值人群的某私募基金,投资者只需签订理财协议,并将资金交给投资公司,无须自己管理,即可享受高额的固定年收益。谢某在高额收益的诱惑下与该投资公司签订理财协议,并将200汇入该公司的指定账户,一年来谢某每月均收到投资公司关于理财收益情况的信息,但是当谢某认为收益达到预期,并准备收回投资款及收益时,却无法联系上该投资公司,经查证该投资公司提供的所谓某私募基金纯虚子虚乌有,每月账单信息均为编造,200投资款已被该公司全部卷走。

二、案例剖析: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如果私募资金存在承诺保本保收益宣传、合同条款等承诺和变相承诺,投资者应特别警惕。

此类非法发行的私募基金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给投资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面对此类非法证券活动,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虚假宣传,尤其是承诺零风险、保赚不赔、保证固定收益等诱导性宣传,避免财产损失。

三、防雷贴士:

1、过度宣传须提防

部分私募基金机构在吸引投资时只谈公司实力、股东背景,以期借助公司实力和股东背景来混淆投资者视听,使投资者降低对产品本身质量的关注,而事实上,无论公司规模大小、股东实力强弱,其所管理的产品都有可能存在风险,如果机构过分强调公司和股东背景,而对产品避而不谈,投资者更应保持谨慎,着重关注产品的安全性。

过度依赖“高大上”的宣传活动,如邀请投资者参加高端交流活动,也同样存在销售风险产品的可能性,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警惕,莫被乱花迷了眼。根据《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通过短信、互联网、电子邮件等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向不特定投资者宣传推介。因此,投资者应关注相关基金产品是否通过公开方式进行宣传,常见的违法宣传方式为短信推送、朋友圈宣传等形式,如存在以上公开宣传方式,投资者应慎重考虑产品的违规风险。

2、虚构增信要警惕

私募基金登记虽设有备案制度,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只对登记备案的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以审核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而根据《办法》规定,中基协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但是在私募基金宣传中,利用备案信息进行自我增信为私募基金的常见套路,投资者需特别注意将备案宣传作为监管部门的信用背书等违规情形。

3、识别产品控风险

从近年私募基金爆雷产品的违规操作来看,变相自融、多层嵌套、关联融资、短线投资二级股票市场等违规操作是导致爆雷的常见原因,此类违规操作风险极大,易引发资金链断裂。而私募机构为了方便自身违规操作的实施,往往采取各种借口、方法来模糊产品投向及底层资产。因此,如果私募机构在产品宣传、产品说明书以及产品合同中,不对产品投向和产品进行明确说明,甚至有意模糊处理,投资者应特别警惕此类私募产品的风险。

目前存在部分私募机构未将募集资金进行托管,而将自有财产与基金财产混同的情况,如此操作易产生极高的道德风险,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实际控制人或相关私募从业人员很容易产生挪用或侵占基金财产的冲动。因此,投资人应特别注意私募产品资金的账户和托管情况,如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应当充分识别基金合同中是否明确约定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评估基金未经托管可能产生的挪用、侵占等道德风险。

4、私募投资门槛高

根据《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投资额的门槛要求高,其要求私募基金投资人为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而部分私募机构为获取更多的投资,存在将产品进行拆分销售、向不特定数量的个人投资者转让等违规操作,投资者应对此类分拆金额进行销售的产品保持敏感。

除投资额门槛以外,《办法》对私募基金投资者要求门槛也有高要求。《办法》要求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应为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同时,《办法》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风险揭示书,由投资者签字确认。而部分私募机构在销售过程中未按规定对投资者投资资格进行风险测评,或对风险测评流于形式,常见形式为不对投资者资格进行核实而直接让投资者在线进行合约签署。在这种情形下,投资者同样应当慎重考虑该机构和产品的合规风险。

(来源广州金融科技)